【摘要】文化沖突是指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文化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各自功能、價值觀念的差異而形成的各種沖撞、對抗或者交融等現(xiàn)象。文化沖突有各種表現(xiàn)形式,按照沖突的程度可分為激烈型和舒緩型,按照沖突的環(huán)境可分為內源型和外源型,按照沖突的方式可分為直接型和間接型。文化沖突具有漸變性、長期性、多線性。時代、區(qū)域、民族、階級、階層等差異都可能造成文化沖突。
【關鍵詞】文化沖突 亨廷頓 全球化 文化融合 意識形態(tài)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5.19.008
關于文化沖突,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的觀點頗有影響。他把世界格局分為幾個大的文化圈:東方主要是儒教文化圈,歐美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圈,中亞、阿拉伯地區(qū)主要是伊斯蘭教文化圈。他認為,各文化圈之間的沖突將取代意識形態(tài)和其他形式的沖突,成為左右未來全球政治的最主要沖突。他說:“全世界的人在更大程度上依據(jù)文化界限來區(qū)分自己,意味著文化集團之間的沖突越來越重要;文明是最廣泛的文化實體;因此不同文明集團之間的沖突就成為全球政治的中心。”①他并且預言,儒教國家同伊斯蘭教國家的結合將是西方世界面臨的頭號威脅。顯然,亨廷頓的“沖突論”抹上了濃濃的政治色彩。其實,文化沖突的概念并不完全如亨廷頓所理解的那樣狹隘。它是指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文化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各自功能、價值觀念的差異而形成的各種沖撞、對抗或者交融等現(xiàn)象。
文化沖突的形式
文化沖突有各種表現(xiàn)形式。按照沖突的程度,可分為激烈型和舒緩型。前者若急風暴雨,后者如和風細雨;前者好像“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岑參詩),后者恰似“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詩);前者充滿著濃濃的火藥味,甚至訴諸武力,后者只是一定程度的爭論,甚至只是潛移默化的影響。雨果的戲劇《歐那妮》是浪漫主義思潮的代表作,曾受到古典主義思潮的猛烈攻擊。該劇在1830年2月25日晚上演出之前,古典主義者這樣威脅雨果:“若你二十四小時不取回此下流劇本,當心,你將不再知道面包的滋味!”而浪漫主義者卻鼎立相助:“我派四個大漢來,請在今晚給他們四個位子,如果還有的話。我擔保這四人可靠,他們只要有命令,殺頭也行的。”晚上演出時,古典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分別穿著不同顏色的服裝,之后拳腳相加。最后,浪漫主義者取得了勝利。這種沖突顯然屬于激烈型的。一般來說,當社會在轉型和變革時期,激烈型文化沖突總會處于主導地位;相反,當社會在平穩(wěn)發(fā)展時期,舒緩型文化沖突總會處于主導地位。
按照沖突的環(huán)境,文化沖突可分為內源型和外源型。內源型文化沖突是指“在沒有或基本沒有外來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介入和影響的情況下,由于文化的自在性與超越性矛盾的推動,致使已有的文化發(fā)生了危機,并遭到了批判,同時新的文化形式被發(fā)現(xiàn)出來,且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可,這樣,原有的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與新產(chǎn)生的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之間就形成了沖突的局面。”②明代從永樂至成化的八十多年間,以“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為代表的“臺閣體”詩文風靡一時。由于“三楊”位高權重,“臺閣體”影響甚大。這種詩文看起來文氣安閑、雍容典雅,實則是平庸呆板、毫無生氣,多為“頌圣德,歌太平”的“應制”和應酬之作,比起宋代的“西昆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于是從憲宗成化到穆宗隆慶年間的一百余年中,文壇上出現(xiàn)了由“前后七子”倡導并實際參加的復古運動。他們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在創(chuàng)作論上,要求一字一句摹擬,不可逾越半步。“前后七子”雖有盲目尊古的缺陷,但對橫掃“臺閣體”“啴緩冗沓”的文風卻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二者的沖突顯然屬于內源型。外源型文化沖突是指“某種具有超穩(wěn)定性的文化,即使失去了合理性,也往往不實行自我懷疑和自我批判,更不能主動地進行文化創(chuàng)新,結果只能是這種文化的停滯或毀滅。此時,如果某種外來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強行介入該文化,致使該文化的統(tǒng)治地位發(fā)生了動搖,也引起了以該文化模式為主要生存方式的人們的深刻懷疑與犀利批判,那么這種比較保守的文化與強行介入的文化就會發(fā)生沖突。”③我們知道,中國的舊體詩有極強的穩(wěn)定性,但到了近代,鴉片戰(zhàn)爭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夏曾佑、梁啟超、譚嗣同、黃遵憲等人掀起“詩界革命”,倡導不受格律束縛的新體詩,舊體詩才開始受到質疑。詩界革命的作者都不同程度地要求取法西方,借助于西方文化的手術刀來切除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沉疴痼疾。于是,新體詩和舊體詩進入了漫長的沖突期,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胡適、郭沫若等大量地創(chuàng)作新體詩,舊體詩才慢慢退場。內源型文化沖突和外源型文化沖突在不同的社會出現(xiàn)的概率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在一個封閉落后的社會,文化沖突多表現(xiàn)為內源型;相反,在一個現(xiàn)代開放的社會,文化沖突多表現(xiàn)為外源型。
按照沖突的方式,文化沖突可分為直接型和間接型。前者是指雙方不通過任何中介或渠道正面交鋒,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沖突形式。后者是指一種文化通過影響或者改造另一種文化,從而與另外一種文化產(chǎn)生沖突。革命文學陣營與“新月派”的斗爭即呈現(xiàn)出直接型文化沖突色彩。1928年起,郭沫若、成仿吾等創(chuàng)造社成員和蔣光赤、李初梨等太陽社成員開始倡導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他們積極宣揚文學的階級性,主張把文學活動與無產(chǎn)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結合起來。稍后,《新月》月刊創(chuàng)刊。徐志摩指責無產(chǎn)階級文學是“功利派”“偏激派”“主義派”。梁實秋以抽象的人性論反對階級論。這場斗爭本質是無產(chǎn)階級文化與資產(chǎn)階級文化的斗爭,二者直接交鋒,沒有任何中介。間接型文化沖突的最典型例證莫過于中國當代先鋒戲劇與傳統(tǒng)戲曲的關系了。中國當代先鋒戲劇為了打破傳統(tǒng)話劇的既定模式,大都把目光投向國外,操起西方戲劇理論的利器,而沒有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價值。但是,當他們把熱情的雙臂伸向梅耶荷德、布萊希特、阿爾托、格洛托夫斯基、戈登·克雷等戲劇理論大師時,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些大師對中國傳統(tǒng)戲曲都情有獨鐘,于是,先鋒者們才把探尋的目光轉向國內。但是,先鋒者們對中國傳統(tǒng)戲曲并非是照單全收的,而是以“為我所用”的原則加以選擇。
此外,文化沖突按照沖突的方式,還可分為顯在型和潛在型;按照沖突的地位,可分為主導型和輔助型;按照沖突的向度,可分為縱向型和橫向型。當然,上述各種類型之間有一定的關聯(lián)。比如,激烈型多表現(xiàn)為直接型,舒緩型多表現(xiàn)為間接型;內源型多為縱向型,外源型多為橫向型等。
文化沖突的性質
文化雖然可以大致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但它實際上包括知識修養(yǎng)、價值觀念、法律規(guī)范、風俗習慣、倫理綱常等諸多方面,因此是一個復雜體,但無論如何復雜,它都指向一種精神性的創(chuàng)造物,其沖突呈現(xiàn)出與政治、軍事等其他沖突所不同的性質。
文化沖突具有漸變性。任何一種文化沖突都不可能突然出現(xiàn),而總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其消失過程也不可能戛然而止。浪漫主義是18世紀末流行于歐洲的一種文化思潮,它把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們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理想進一步發(fā)揚光大。但到了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矛盾的不斷激化,浪漫主義對理想的空洞呼喚已經(jīng)滿足不了時代的需要。此時,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化思潮開始出現(xiàn),它以人道主義為思想武器,以改良主義為政治主張,以唯物論為哲學依據(jù),并逐步取代了浪漫主義文化思潮。與文化沖突不同的是,政治、軍事等其他沖突可能有漸變性,也可能有突變性,甚至有明確的發(fā)生或結束時間。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就呈現(xiàn)出突變性特征。1950年12月,被稱為“銀幕詩人”的孫瑜導演歷經(jīng)七載終于推出了電影《武訓傳》。影片上映后,好評如潮。但是,毛澤東在1951年2月看過《武訓傳》后便給影片戴上了“反動”的帽子。為了將討論引向深入,1951年5月2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由毛澤東親自審閱并修改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于是,一場文藝討論立刻變質為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批判。討論范圍之廣、形式之多樣、程度之激烈、規(guī)模之巨大,可謂是空前絕后。48位作者的43篇文章被公開點名批評。孫瑜立即公開承認錯誤,向孫瑜贈送過《武訓先生畫冊》的陶行知、為《武訓畫傳》作序的郭沫若也受到牽連。江青還親自領導“武訓歷史調查團”去武訓的家鄉(xiāng)山東作了為期20多天的調查。1951年7月23日至28日,《人民日報》連續(xù)刊載了由毛澤東本人修改的《武訓歷史調查記》。8月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周揚發(fā)表了長文《反人民、反歷史的思想和反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為此次大規(guī)模的政治批判運動作了總結和定性。這場由和風細雨般的文藝爭鳴突然演變成暴風驟雨般政治批判的歷史事件歷時半年,其突變性令許多人始料不及。
有的文化沖突也可能會呈現(xiàn)出突變性特征,但這種突變往往只是一種假象或者怪胎。“假象”是指突變是表象,本質仍然是漸變。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個例證。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提倡科學和民主,反對迷信與專制,蔚然成風。但這個運動卻離不開長時間的準備,比如,新式學校的建立,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等。“怪胎”是指有些突變只是特殊情況下形成的非常規(guī)現(xiàn)象。比如,文革有明確的起止時間(1966年至1976年),但它是靠強大的“政治”手段強行開展的“文化”大革命,致使五四現(xiàn)代啟蒙精神徹底消亡。
文化沖突的漸變性還帶來了另外一種特征,即長期性。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文化沖突,最后都要歸屬于思想觀念層面,所以不可能曇花一現(xiàn),稍縱即逝。有的文化沖突長達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佛教在西漢傳入中國時,只被人們當作一種流行的神仙道術用來祈福永命。直到東漢初年,佛教才在皇族和貴族等少數(shù)上層社會人物中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卻與漢武帝以來倡導的儒學產(chǎn)生了沖突。魏晉南北朝時期,混戰(zhàn)加劇,民不聊生。佛教的“來生說”迎合了人們的需要,于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沐佛風潤佛雨者比比皆是。至此,佛教終成氣候。隋唐以后,佛教雖然逐漸由盛而衰,但它已經(jīng)滲透到傳統(tǒng)儒學、宋明理學的內部,進而走上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道路。此后,佛教與儒學的沖突雖然減弱,但并沒有消失。直到現(xiàn)在,這種沖突依然存在。
所要指出的是,文化沖突雖然具有長期性,但并不意味著它持續(xù)不斷,從不間歇;相反,有些文化沖突可能斷斷續(xù)續(xù),甚至可能停滯很長時間。中西文化沖突是中國思想史上一個非常大的沖突。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等都存在著這種文化沖突。但建國以后,尤其是文革時期,由于國門關閉,中西文化沖突徹底消失。新時期到來之后,中西文化沖突再次出現(xiàn)。
文化沖突還具有多線性。所謂多線性是指各條線索相互交織、相互沖突,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比如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的沖突屬于縱向沖突,同時又和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橫向沖突相關聯(lián),因為傳統(tǒng)文化與本土文化、現(xiàn)代文化與外來文化有很多交叉的部分。再比如中國當代文化呈現(xiàn)出官方、精英、大眾、民間等幾種傾向,這幾種文化的沖突相當復雜,官方與民間、官方與精英、精英與大眾、精英與民間、大眾與官方、大眾與民間等各種沖突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共同營造出中國當代繁雜的文化景觀。而其他沖突則既有多線性,也有單線性。比如常見的械斗、戰(zhàn)爭可能只涉及到?jīng)_突雙方,非此即彼,線索單一。
文化沖突的成因
文化沖突產(chǎn)生的原因復雜多樣,有的是時代差異造成的。也就是說,某一時期總有自己的主導文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由于出現(xiàn)了新的文化,原有的文化不能再對個體產(chǎn)生有效的規(guī)范,于是新文化與舊文化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沖突,其本質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的沖突。1867年,清朝政府為了同西方國家打交道,在北京總理衙門附設同文館,目的是培養(yǎng)外語專門人才,但是此舉卻遭到了一些以“清流”自居的士大夫的極力反對。在他們看來,“久旱不雨,屢見陰霾蔽天,御河之水源竭,都中之疫歷行”④等自然災害都源于政府引進西方科技的政策,于是把同文館視為洪水猛獸。這種沖突的根源顯然在于以“清流”自居的士大夫文化已經(jīng)不能適應世界迅速發(fā)展的大趨勢。
有的是區(qū)域差異造成的。不同區(qū)域的文化,其性質并不完全相同。當它們發(fā)生碰撞時,有時是一方壓倒一方。比如,在異域小說的催生下,魯迅、郁達夫、冰心、王統(tǒng)照等人創(chuàng)作了大批新小說,從此,中國傳統(tǒng)的章回體小說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有時幾者相互交融,相互對峙,形成一種和諧共處的狀態(tài)。比如,中國戲劇一直是戲曲一元化結構,自西方話劇引進中土后,便形成了戲曲—話劇的二元化結構。區(qū)域差異造成的文化沖突本質上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
就同一時代、同一區(qū)域而言,不同民族、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集團由于信仰、利益、價值觀、文化修養(yǎng)等因素的不同,也會形成文化沖突。這種沖突可以表現(xiàn)為官方文化與民間文化的沖突,也可以表現(xiàn)為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沖突。2013年,郭敬明執(zhí)導的青春電影《小時代》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郭粉”們在山呼海嘯般的尖叫聲中涌進影院,對影片贊賞有加,認為影片“能把愛情、親情、友情、事業(yè)、家庭等展現(xiàn)出來,試圖讓每個看電影的人從里面找到一點自己”。⑤但是作為精英階層的知識分子對影片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認為影片充斥著品牌,隱含著拜金主義的價值觀。耐人尋味的是,這場發(fā)生在精英與草根大眾之間的文化沖突立刻引起了官方文化的注意和支持。作為官方媒體的《人民日報》專門撰文批評道:“在中國社會物質文明日益發(fā)達的今天,文藝作品對于物質和人的關系的是必要的和有價值的,但探索如果仍僅僅停留在物質創(chuàng)造和物質擁有的層面,把物質本身作為人生追逐的目標,奉消費主義為圭臬,是‘小’了時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⑥可以看出,這場圍繞《小時代》的文化沖突融合了大眾、精英、官方等不同文化的價值觀。
結語
文化沖突是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現(xiàn)象。一潭死水,必然無魚,且日久天長,還會枯竭;只有風起云涌,方能生機勃勃,春意盎然。戰(zhàn)國時期,儒、墨、道、法等各學派相互批判,相互影響,從而迎來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但是文化沖突并非全是益事。在文化沖突過程中,一些腐朽、落后甚至反動的東西可能會借尸還魂、粉墨登場。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劇的今天,一些國家或地區(qū)正在想方設法推銷自己的價值理念,進行所謂的“文化殖民”。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對此,亨廷頓教授甚至預言,文化沖突將引發(fā)世界戰(zhàn)爭。
沒有文化沖突固然不行,但有了文化沖突,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只有那些有利于人的覺醒、有利于民族的進步、有利于國家繁榮的文化沖突才是我們所樂意看到的。
注釋
1[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第133頁。
2李慶霞:《社會轉型中的文化沖突》,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1~52、52頁。
3中國史學會:《洋務運動》(第二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3頁。
4鄭子榆:《〈小時代〉引觀眾兩極分化》,《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7月8日,第7版。
5劉瓊:《小時代和大時代》,《人民日報》,2013年7月15日,第24版。
責 編∕馬冰瑩
Cultural Conflict under Glob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Chen Jide
Abstract: The cultural conflict refers to the various clashes, confrontation or blending resulting from the difference in the functions and value concepts between cultures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manifested in various way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nse and moderate conflict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onflict,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conflicts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nflict, and direct and indirect conflict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conflict. Cultural conflict develops gradually, lasts for a long time and is multi-faceted. It may be caus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times, region, nationality, class, and social stratum.
Keywords: cultural conflict, Huntington, globalization, cultural blending, ideology
陳吉德,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戲劇藝術、影視藝術、文化思潮。主要著作有《中國當代先鋒戲劇(1979~2000)》、《影視編劇藝術》、《中國當代戲劇文化沖突(1978~2000)》、《影視視聽語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