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目標清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任重道遠。此時,需要的是國人的齊心協(xié)力,攻堅克難,需要的是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需要的是上下同心,扎扎實實謀發(fā)展。然而,官場卻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層層加碼”現(xiàn)象:一些地方和單位,心浮氣躁,投機取巧,為了取得上級肯定和領導滿意,貫徹某項政令或執(zhí)行某一規(guī)章時,逐級增加新的內(nèi)容或提出新的要求,政令每經(jīng)過一層就增加一些砝碼,使得任務的落實表面上看起來越來越重。
這種看似積極、求勝心切的“層層加碼”之風,表面看是在認真執(zhí)行中央規(guī)定,其實是對中央規(guī)定的一種歪曲,讓原本為民、利民、惠民的政策變了味、走了樣;表面看似乎要求嚴格,其實是在推卸責任,應付上級要求,為自己的不擔當、不作為打掩護、留伏筆;表面看似乎很忠心,其實是與中央精神背道而馳,是對黨政關系、黨群關系的扭曲,是對黨和政府權威和公信力的一種損害,是“離心”。概言之,此種“層層加碼”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今日中國的又一“翻版”,是一種“另類不作為”。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到全面從嚴治黨,中央的政策都必須變成各地改革和發(fā)展的實際行動。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政策性壓力”,而政策和任務的具體完成需要下級部門來推進和落實。為了落實中央政策,需要向下級部門和干部“層層傳導壓力”,但“壓力層層下傳”并不意味著“壓力層層增加”,更不是“壓力層層下卸”。
“層層加碼”式完成中央政策和任務的行為,突出表現(xiàn)就是不顧地方實際,盲目提高要求,導致下級尤其是基層政府疲于奔命,不堪重負,進而扼殺其創(chuàng)造性;更有甚者,在面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下級只能被迫選擇“層層注水”,敷衍了事,反而會讓政策的實際施行效果“層層減碼”。
所謂治病要對癥下藥,要根治“層層加碼”這種官場病也要有的放矢,直擊要害。 一方面,要從制度下手,從源頭清理。要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逐步明晰各級政府職責的邊界;另一方面,確立合理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考察、使用干部要聽其言,觀其行,察其果,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真正把那些真抓實干、講求實效、干出實績的干部任用和提拔起來。而對那些熱衷于搞“花架子”、說假話、報謊情的干部不但不能重用,而且一旦發(fā)現(xiàn),要視情節(jié)輕重,采取必要的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diào):“各地區(qū)編制本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要結合實際,實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能搞層層加碼。要把抓落實擺在突出位置,制定具體方案,明確責任分工,防止任務落空,堅決克服‘規(guī)劃規(guī)劃、墻上掛掛’,‘規(guī)劃是一套、做起來是另一套’的現(xiàn)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基于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形勢的深刻認識,向全黨提出的重要指示和明確要求,各級政府更應該深刻認識到“層層加碼”的負面效應,時刻反省,嚴于律己,使“中華號”巨輪更加平穩(wěn)地駛向美好的明天。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