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哲學是一種系統化和理論化的世界觀,也是一種方法論。哲學解釋學是由伽達默爾提出的,是現代西方哲學的重要體系之一。文章從哲學解釋學的歷史演進出發(fā),指出哲學解釋學蘊涵著豐富的方法論意義,并將其與唯物辯證法進行比較分析,接著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出現的現實難題進行了剖析,指出應合理借鑒哲學解釋學方法。
【關鍵詞】科學基礎 哲學解釋 精神科學 【中圖分類號】B01 【文獻標識碼】A
哲學解釋學的方法論意義
伽達默爾曾經說:我們所探究的不僅僅是精神科學的問題,而是人的世界經驗和生活實踐的問題。近代哲學史上,哲學理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都是強調主客體分離的,甚至可能是對立的,而這一對立似乎是近代哲學史上無法破解的難題。在伽達默爾之前,笛卡爾、康德、黑格爾都在用自己新的理論來克服這一對立,但是都沒有成功。
伽達默爾在很大程度上對該難題進行了破解,他在其《真理與方法》一書的緒論中提出了研究的旨歸,其中認為自然科學的知識以及真理此類,都不是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于那些超出了自然科學,而與哲學、藝術和歷史經驗更加接近的精神科學問題,這些都涉及到了人的世界經驗,以及人的生活實踐。在《真理與方法》出版后,伽達默爾和哈貝馬斯、德里達、貝蒂等都在不斷的進行對話,哲學解釋學不斷發(fā)展。
為了能夠讓哲學解釋學應用得到普遍的發(fā)展,伽達默爾對人類實踐生活和存在方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層思考,其基礎就是“理解”。而且伽達默爾也明確了實踐哲學是哲學解釋學的歸宿,也指出哲學解釋學是實踐哲學的一個部分。到了20世紀60年代,伽達默爾又發(fā)表了《科學時代的理性》、《贊美理論》等代表著作和文集,進一步對科學和哲學、主體與客體等一系列關系進行了深化。
精神科學視域下的哲學解釋學
對于各學科的研究來講,哲學解釋學的出現使其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包括教育學、文學、法學、社會學、語言學、哲學、歷史學等等,且在理論層面,對于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也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在明確哲學解釋學重要價值的同時,我們也應對其有著清晰的認識,即該方法只是對精神科學當中真理的揭示,理解循環(huán)是其強調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我們應當立足于唯物辯證法,基于此,通過對哲學解釋學方法的科學借鑒,來朝著更高的層次邁進,促成“實踐—認識—實踐”良性理解循環(huán)的實現。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有新命題涌現,理解相關的命題中,“理解作為人的存在方式”是典型的代表,對于該命題的看待應當是基于物質生產實踐這一重要前提和條件的,基于實踐的批判與歷史的統一便是理解。從本質層面來講,人類與世界間的關系既非理解,也非對話和語言,而恰恰就是實踐。思維、意識、語言、精神等都是人的重要屬性與特征,這些要素產生于人類的改造實踐活動。統觀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社會實踐是重要的組成與推動力,而在實踐活動當中,理解和對話賦予了其更深的內涵,他們作為思維和言語共同作用于交往實踐。在人類現實生活當中,理解、語言、對話有著“表現”的特征,且是在實踐活動中產生和不斷發(fā)展的。對此馬克思認為,所有的語言和思想都是對現實生活的表現,語言方面,哲學家們將自身語言進行還原,完成抽象語言向一般語言的轉變,就能夠明確其語言是否同現實語言發(fā)生了偏離。實踐有著豐富的內涵,其既是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的紐帶,也促成了人類社會關系的構建,是人類社會不斷推進的重要條件與基石。人類在實踐活動當中,進行著對世界的改變與解釋,人類在實踐中與世界親近,實現了自身的改變。同時,實踐與理解間存在著相互的關系,人類通過實踐不斷加深對社會的理解,而對于理解的持續(xù)積累又會形成更深層次的實踐,可以說,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正是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才有了人類對于世界與現實社會的認知與改造。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命運便依托于理解,其之后的發(fā)展就成為了一種效果史與理解史,并由解釋學規(guī)律來發(fā)揮支配作用。從歷史的規(guī)律來看,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解的多樣性發(fā)展是趨勢所在,其中解釋沖突的出現也難以避免,但依靠寬容與對話來尋求一定程度的統一,實現共識上的一致性,便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進一步豐富,是該理論體系的進一步發(fā)展。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出現與發(fā)展,出現了一批以此作為指導思想的理論家、實踐家與革命家,他們身處的時代雖不盡相同,但卻有著不謀而合的一致性,即基于傳統,以時代要求與實踐發(fā)展作為依據,立足于現實情況與客觀歷史來尋求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豐富與不斷發(fā)展。對于不同的國家、地區(qū)來講,其間的民情、國情及發(fā)展情況是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的,由此形成了“視域”上的迥異。因此,在全球范圍內,馬克思主義道路呈多元化走向。
哲學解釋方法支持下我國思政教育的突圍
明確思政教育中的主體。從本質層面來講,對話即是對話者彼此發(fā)現,探尋自我的過程,要求對話雙方用最真實的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對話的平等性表現在對話主體的彼此理解,這一活動帶有互動性和反思性,是對話主體精神、意義的重建過程,從而最終實現彼此的理解與積極影響。在高校思政教育當中,主體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文本,這三者有著平等的關系與地位。高校思政教育在倡導教育者引導、指導作用發(fā)揮的基礎上,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也應當得到進一步的提倡與推進。對于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來講,各教育主體均應保持較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雖然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與此同時,也要承擔起某些對自己和對學校的責任,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高校思政教育過程當中,教育主體對于自身價值的追求體現在自我肯定、完善及發(fā)展方面,他們對于公正和自由充滿著向往,希望通過美、善、真來構建美麗的生活世界。當人類對于自身、生活、生命活動具有意識時,他們便有可能實現對自己及自身生活、活動的掌握與支配。
政治教育的回歸。就我國高校思政教育的現實情況來看,歷史的限制性是一個明顯的特征,歷史境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思政教育的發(fā)展。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而言,其意識、思想、觀念的產生、變化、發(fā)展都離不開人的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話應回歸生活世界,回歸教育生活。一方面,“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社會維系其存在和發(fā)展的一種歷程,這種歷程是與人類的社會生活實踐一同進步和發(fā)展的。
堅持主客體之間的主體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也應轉向交互主體式(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從教育方法上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努力克服主體-客體模式的規(guī)約,走向主體之間的交往,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從自身的生存與發(fā)展出發(fā),在教育活動中相互肯定、相互認可、相互理解、相互促進和相互合作,實現共同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要反對強制和壓迫,彼此承認,相互理解,共同遵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和規(guī)范,相互督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單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模式,開展?jié)B透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從課內走向課外,從學校走進社會,回歸到教育主體的生活世界。歸結來講,高校思政教育中交互主體的方式主要表現為如下方面的特征:第一,立足于現實存在,來調動教育主體的主動性,使其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承擔主體責任的同時,能夠積極地融入到思政教育當中;第二,強調了教育主體間交往的平等性,并非是征服與壓迫;第三,教育主體的現實生活就是教育場所,將思政教育范圍覆蓋教育主體的交往區(qū)域;第四,明確教育主體的綜合發(fā)展是思政教育的最終目標,其是一個知識、行為、意志、情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
(作者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參考文獻】
①蒙冰峰:《主體間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西安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②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遼寧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責編/王坤娜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