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關系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發(fā)展全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黨的十九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先后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并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形式進行重點部署,全面吹響了強農業(yè)、美農村、富農民的行動號角。在新時代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時期,要使黨員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讓基層黨組織功能回歸政治本原是關鍵。只有協同推進黨的建設和鄉(xiāng)村振興,積極營造適應鄉(xiāng)村振興的政治生態(tài),才能真正推動農業(yè)成為有奔頭的產業(yè)、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yè)、農村成為安居樂業(yè)的美麗家園。
優(yōu)化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必須打造運轉高效的治理體系
農村作為我國最基本的行政單元,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基層政治生態(tài)的優(yōu)劣,關系到黨在基層的執(zhí)政效力和執(zhí)政基礎。在我國農村治理體系中,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也有自下而上的村民自治。只有統籌處理好這二者的關系,推進鄉(xiāng)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從根本上推動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落地落實、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保障基層持續(xù)和諧穩(wěn)定。
打造運轉高效的治理體系,必須提升組織治理水平。一方面,要正確處理鎮(zhèn)村之間的“博弈”。自20世紀80年代村民自治制度實行以來,農村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但是由于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鄉(xiāng)鎮(zhèn)當“甩手掌柜”、村民當“吃瓜群眾”,“村干部不好管”“群眾上訪信訪”問題日益突出。要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強化鄉(xiāng)鎮(zhèn)對村級事務的監(jiān)管,讓村干部清白干事。淄博市臨淄區(qū)從2009年起,探索推行農村資金、帳務、資產、檔案、公章“五代理”制度,規(guī)范村級財務收支程序,有效避免了村干部以權謀私及其他腐敗現象的發(fā)生,推動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農村社會更加和諧。另一方面,要正確厘清村“兩委”之間的關系。村委會、村支部關系不順、權責不清是長期制約村民自治、影響村級政治生態(tài)的瓶頸所在?;鶎狱h組織軟弱渙散、村支部對黨組織的領導決策持抵觸態(tài)度、“兩委”之間摩擦不斷,都會使黨員干部威信下降、村級治理環(huán)境受到破壞。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再次明確了二者在農村治理中的定位:基層黨組織對農村工作實行政治領導,村委會必須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行使自治權。臨淄區(qū)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制定了《關于強化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管理辦法》,在事務決策、財務決策等方面,以制度方式明確了黨在基層的絕對領導地位。
打造運轉高效的治理體系,必須要引導規(guī)制村民自治。一方面,要發(fā)揮村民的主觀能動性?,F代化的鄉(xiāng)村治理體系,一定是以村民為主體的治理體系。隨著社會轉型的不斷深化,由于自治監(jiān)督的缺失,基層民主自治逐漸出現了一些失序情況,村民自治轉變?yōu)榇甯刹孔灾巍T谶@種情況下,村干部拉票賄選、謀取不正當利益,村民對村干部不信任、對公共財務公共事務不參與不支持,一旦涉及村民利益,就可能出現村民非理性抵抗、群體性上訪事件,嚴重影響農村的振興和發(fā)展。因此,必須要充分引導村民有序參與農村發(fā)展事務,積極完善村民代表大會、村民議事監(jiān)事等制度,廣泛建立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務公開監(jiān)督小組,不斷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guī)民約,真正讓村民當家作主。另一方面,要選優(yōu)配強村干部。村干部作為基層組織的中流砥柱,作為農村發(fā)展的領頭人和主心骨,其團結服務群眾的能力如何、推進工作的水平怎樣,直接關系到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影響著村集體經濟的發(fā)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改善。推動村級自治健康有序發(fā)展,必須要突出抓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切實選出聽黨指揮、作風優(yōu)良、素質過硬、群眾擁護的干部隊伍,以干部隊伍素質的提升來助推村級治理水平的提升。
優(yōu)化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必須重塑水乳交融的干群關系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群眾是國家權力的真正主體,也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積極營造和諧的干群關系,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永久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不斷變化,部分黨員干部忘記了人民公仆的身份、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出現了“四風”的問題,干工作、做決策脫離了群眾的需求,干群“魚水關系”變成了“蛙水關系”。要切實改變這些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和始終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時刻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最大責任,真正沉下身來“接地氣”, 真心實意多辦利民的實事好事,盡心竭力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這樣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獲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聚焦民生之本,辦實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從教育到衛(wèi)生,從養(yǎng)老到就業(yè),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臨淄區(qū)標準化推廣普及醫(yī)聯體建設,積極構建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體系,既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又提升了人民整體健康水平。只有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權益,才能真正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大局和諧穩(wěn)定。
聚焦民生之痛,解難事。民生工作越是貼近群眾實際需求,越是為群眾“雪中送炭”,群眾感受就越深、收獲感就越大。針對貧困戶需求日趨多元化的問題,臨淄區(qū)扎實開展“城鄉(xiāng)一體化”統籌扶貧工作,根據貧困戶實際需求開展軟硬件標準化建設,使貧困戶的生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從民生“痛點”中找“藥方”,扎實解決好群眾的切膚之痛、當務之急,讓群眾實實在在得到好處,才能最大程度贏得民心、獲得點贊。
聚焦民生之盼,做好事。滿足群眾對民生的訴求,不僅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更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臨淄區(qū)順應群眾意愿、結合農村實際,從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工作入手,實施農村“五化”、糧食生產“政府代種”、“旱廁改造”等“十個全覆蓋”, 滿足了群眾更深層次的需求,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指數。只有從群眾的新期待出發(fā),千方百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在新的“趕考”路上寫好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新答卷。
優(yōu)化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必須建強規(guī)范管用的載體陣地
村級組織活動和服務群眾場所是村級各種組織和黨員干部學習、工作、活動的主要陣地,是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娛樂等公益性服務的重要場所,更是強化村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優(yōu)化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的主戰(zhàn)場,關系到黨的形象,關系到黨組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但實際上,各地村級場所普遍存在硬件缺失、軟件不力的問題,嚴重影響為民服務水平,影響黨支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一方面建設標準低,面積狹小、設施簡陋,甚至借用民居,無法開展正常的“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沒有黨員學習教育的環(huán)境和氛圍,影響支部開展活動的積極性和嚴肅性;另一方面作用發(fā)揮有限,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群眾對村級場所的功能和開展活動的目的意義認識比較模糊,存在“重建設、輕管理,有陣地、無活動”的現象,作用局限于開會和坐班,吸引群眾、凝聚人心的能力不強。要切實解決這些問題,真正實現以黨建有形陣地占領群眾思想無形陣地,應當妥善處理好四個關系。
“硬件”與“軟件”的關系。所謂“硬件”,就是對村級場所實施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真正把旗子樹起來、把牌子亮出來、把黨在基層的“末梢”終端鞏固好。所謂“軟件”,就是通過制度的形式,對“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代辦群眾事務等事項嚴肅要求、嚴格考核、嚴厲問責,確保落到實處。
“實”與“虛”的關系。所謂“實”,就是各村居黨組織要結合黨員活動日、主題黨日等開展一些實實在在的活動,做好黨員示范崗、黨員志愿服務等,把做嚴做實放到平常,這是村級場所活力的體現,也是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所謂“虛”,就是要重視抓好黨員的思想教育管理,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納入“三會一課”常態(tài)學習,把真學實學融入日常,這是村級場所作為黨的活動陣地的內在要求。
“坐”與“走”的關系。所謂“坐”,就是要坐得住,抓好村級場所各功能版塊的建設、管理和使用,嚴格村干部坐班制度,切實優(yōu)化為民服務質量,著力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提高黨支部在黨員群眾中的形象和地位。所謂“走”,就是要組織村干部、黨員深入到群眾中聽取意見和建議,了解黨員和群眾生活,以延伸服務功能,增強輻射能力,這是村級場所擴大影響、優(yōu)化形象的必然要求。
“下”與“上”的關系。所謂“下”,就是村級場所的服務對象要面向黨員群眾和基層黨組織這個主體,一切為了他們,一切方便他們,一切服務他們。這是由村級組織功能定位決定的。所謂“上”,就是要注重與上級黨組織溝通,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作為我們黨在基層的“窗口”和“觸角”,村級場所有責任向上級黨組織匯報和反映基層黨建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探索、新實踐,這是實現政治功能、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的必然選擇。
優(yōu)化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必須完善科學長效的壓力機制
當前,村級黨員群眾的法治意識、民主觀念、發(fā)展意愿日益增強,基層工作逐步呈現出主體多元化、利益差異化、問題復雜化等特點,基層黨組織與黨員群眾的利益關系和聯系方式發(fā)生深刻變化,不論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還是強化村級組織政治功能、優(yōu)化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都顯得形勢更加嚴峻、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緊迫、意義更加深遠。對此,從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戰(zhàn)略安排和部署要求,如果單靠村級組織或者普通黨員的自覺意識、主動意識,靠單純的村民自治,這些安排部署很難真正落地落實,必須有一套科學規(guī)范、配套銜接、務實高效的考核評價體系和壓力機制,來導向、指引、監(jiān)督和激勵。
從村級組織層面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考評機制落實不理想、不到位,考核評價指標缺乏針對性、系統性,特別是普遍采取查閱資料、聽取匯報、召開會議、個別走訪等形式,這些辦法措施疲軟,容易導致結果片面失真,也很難從根本上激發(fā)村級組織的內生動力,導致要么唱功好做功差、虛功多實功少,要么重檢查輕平時、重材料輕實績,要么軟弱渙散、無所作為。對此,應當搭建好兩個平臺,一是“舞臺”,通過連年實施黨建、民生、村集體經濟項目等村級重大工程,讓村級組織、特別是“兩委”成員有一個干事創(chuàng)業(yè)、大展身手的平臺,既讓他們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又在鎮(zhèn)村干部摽著膀子干實事中,強化鄉(xiāng)鎮(zhèn)對村居的領導。二是“擂臺”,不管強鎮(zhèn)弱鎮(zhèn)、強村弱村,都應放到一起,把任務細化到村居、落實到干部,讓基層組織和干部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比能力、比作風、比素質。比如,臨淄區(qū)每年組織區(qū)大班子成員、部門主要負責人,對村級組織工作進行觀摩點評,每村必到、每街必看,實名評議、現場排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考核體系,考核指標全部量化、細化,并專門裝訂成冊,下發(fā)到各鎮(zhèn)、街道,讓基層在創(chuàng)建工作中有目標、有參考、有標準,真正實現了以考核促工作,以考核正導向,以考核激活力,以考核轉作風。
從普通黨員層面來看,部分村級組織中黨員隊伍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結構不夠合理的問題仍然存在,缺乏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朝氣;部分農村黨員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不強,組織紀律意識淡薄,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不按時交納黨費;部分農村黨員自身素質不高,表率作用發(fā)揮不明顯,與普通群眾沒什么區(qū)別。對這部分黨員,在具體工作中,處理起來比較棘手,主要體現在:一是對不合格黨員認定的標準不好掌握,在具體處理過程中分寸長短難以把握;二是個別村級組織存有顧慮,存在畏難情緒,擔心處置他們會形成對立面;三是部分黨員好人主義嚴重,不愿得罪人,考核評議時往往“憑印象、看面子、顧感情”,缺乏一個“可比較、好操作、能檢驗”的考評標準,隨意性較大。對此,臨淄區(qū)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借鑒醫(yī)學查體理念,創(chuàng)新了黨性體檢模式,按照統一體檢中心建設、統一體檢指標體系、統一體檢流程設置、統一體檢結果運用的“四統一”標準,建設黨性教育體檢中心,規(guī)范設置“初心喚醒、對照自檢、黨性會診、初心康復”的功能模塊,組織基層黨員定期到黨性教育體檢中心量壓把脈、祛除疾病,真正把黨員學習教育落到實處,讓黨員在學習教育中強身份、增黨性、葆先進;二是創(chuàng)新“一申三評一登記”(即初次申請登記、日??荚u、民主評議、黨支部評定、黨員定期登記)機制,對評定為不合格的黨員,對其進行限期改正、勸其退黨和黨內除名等組織處置;對于有繼續(xù)留在黨內的愿望、愿意接受教育并決心改正的不合格黨員,黨組織應要求其進行一年的限期改正,限期結束后,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討論,確認改正的,取消不合格黨員決定;對拒不改正或限期改正期滿仍無轉變的,勸其退黨;對經教育處置仍未改正勸而不退,留在黨內會產生不良影響的不合格黨員,予以黨內除名。
【本文作者為中共淄博市臨淄區(qū)委書記】
責編:趙鑫洋 / 張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