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的意見》(下稱《意見》)公布?!兑庖姟分赋觯罨杖敕峙渲贫雀母?,多渠道增加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無疑,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方式。但我們還需從存量和流量兩個維度來研究貧富差距問題,進而找到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更有效路徑。
在我們的習慣性思維中,經?;煜?ldquo;財富分配”與“收入分配”概念。事實上,二者存在根本性區(qū)別,前者是指存量分配,后者是指流量分配。盡管存量是流量的歷史沉淀,但存量分配又現(xiàn)實地決定了流量分配:存量分配的規(guī)模越大,對流量分配的決定作用就越大。資產更多體現(xiàn)為存量屬性,包括實物資產、金融資產和無形資產。在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各種資產配置,以及資產本身的增值、貶值所導致的貧富差距可能遠遠大于收入分配造成的差距。例如,在1998年住房市場化改革之前,城鄉(xiāng)居民的財富差距并不大,表現(xiàn)為當期貨幣收入的差距有限。但在之后的20余年內,由于房地產市場的高歌猛進,僅住房一項就形成了巨大的城鄉(xiāng)貧富差距。顯然,這種財富的增值并非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是得益于城市空間價值的“漂移”,是公共價值外溢到了私人產品上面。再如,少數(shù)商人通過各種方式廉價獲取國有資產經營權或自然資源開采權,由此形成的財富差距也并非收入分配所造成的,而是利用公共產權制度的漏洞形成對公共利益的侵占。
我國發(fā)展過程存在城鄉(xiāng)和區(qū)域的不均衡性特征,與過去相比,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擴大。但若從存量分配來觀察,城鄉(xiāng)居民的貧富差距遠遠大于收入差距。事實證明,農民收入增長再快,也無法趕上城市居民資產增值導致的城鄉(xiāng)居民財產差距。這意味著農村人口的市民化仍面臨各類顯性或隱性門檻,貧富差距固化甚至擴大所蘊藏的公共風險更應給予高度關注。金融資產也同樣如此,近年來,居民擁有的金融資產并沒有隨著經濟增長而同步升值,反而有些金融資產出現(xiàn)了貶值。在金融抑制和金融壟斷的背景下,居民的金融資產價值還可能通過銀行存款、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向金融部門隱性轉移,其實質是對存量財富的再分配。由于財富再分配機制與現(xiàn)行各種制度之間的隱性關聯(lián),可能導致財富的過度集中化趨勢,從而造成更為明顯的貧富差距。
要實現(xiàn)共同富裕目標,僅在流量分配上做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或者說,只就收入分配的流量維度來討論分配問題,最終難以縮小貧富差距,甚至可能因“誤診”而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相比于流量分配,存量分配的轉移和再分配功能所導致的貧富差距是隱性的,不易被覺察的,但往往又是決定性的。因此,要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共同富裕,必須從存量和流量兩個維度來追溯貧富差距的真正根源,并注重從戶籍、土地、產權、金融等領域的制度改革入手,努力構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續(xù)的共同富裕體制的實現(xiàn)機制。
(作者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