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chuàng)新成就展時強調(diào),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jīng)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定創(chuàng)新自信,緊抓創(chuàng)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發(fā)展難題,自覺肩負起光榮歷史使命,加快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科技創(chuàng)新是國家動力之源、強盛之基,不論是建設時期、改革階段還是復興之路上,我國高度重視科技事業(yè),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電子信息等領(lǐng)域?qū)崿F(xiàn)了無數(shù)“0到1”的歷史性突破。職責所系,使命必達。即使我國千千萬萬科技工作者的姓名鮮為人知,他們卻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腳下有動力,用不懈探索與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攻堅克難,在科技一線奏響科技強國的時代強音。
將“灑向千峰秋葉丹”的愛國之魂融入報國壯志。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愛國情懷作為一種高層次、自覺性、持久性的精神活動,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是激發(fā)科技工作者創(chuàng)新動力的主導因素??萍际聵I(yè)往往面臨著艱苦、孤獨甚至犧牲,在飛機墜毀的一瞬,郭永懷在最后時刻用生命為祖國留下了絕密資料;歷經(jīng)戰(zhàn)爭苦難、政治厄運,錢偉長毅然棄文從理,用科研力量扛起家國命運;面對美帝恐嚇、關(guān)押與阻撓,錢學森突破重圍、鑄劍中華,盡顯國士風范。老一輩科學家用生命為后人演繹著如何立足于時代,扛起科技擔當,他們的家國情懷在科研之路上熠熠生輝。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同樣要有家國一體、休戚與共的認同感,把個人夢融入民族夢,助力科技文明成果薪火相傳。
將“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強國之志點燃奮斗豪情。重大科技變革離不開一代代中華赤子、科技先鋒的追夢奮斗。電視劇《功勛》的熱播讓那些重于泰山的名字在各大媒體不斷升溫、刷屏。他們曾經(jīng)拼搏的青春、奮斗的腳步在今天的歲月靜好中再次激起層層浪花。黃旭華隱姓埋名60年,為我國海底核能科技發(fā)展開辟康莊大道;孫家棟躬耕航天事業(yè)60載,年過古稀仍鑲星探月問天穹;屠呦呦致力中醫(yī)藥研究60多年,用一株濟世神草為全球抗瘧獻上“中國秘方”。在條件窘困、專家外撤、一窮二白的年代,科研前輩們將圖紙畫滿戈壁,靠算盤演算數(shù)據(jù),用直尺丈量月球,將青春年華奉獻于科技強國的大海星辰,在日復一日的失敗與重來中,用奮斗填滿枯燥的科研生活。由此,奮斗精神愈發(fā)成為實現(xiàn)新時代科技夢、強國夢的強大助推力,廣大科技工作者當順應時代,以奮斗之名跨越艱難險阻,以拼搏之姿讓中國科技新名片繼續(xù)閃耀世界。
將“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淡泊之氣砥礪后進之輩。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萍几锩彤a(chǎn)業(yè)變革永遠在路上,當下中國許多科研領(lǐng)域依舊存在空白,廣大科技工作者需甘為人梯、獎掖后學,點亮未來群星閃耀的科技星空。袁隆平將世界糧食獎獎金悉數(shù)捐出,作為農(nóng)業(yè)科技工作獎勵基金,為祖國打造高質(zhì)量雜交水稻人才梯隊,讓國家糧倉更加牢固;黃大年甘為孺子育英才,帶領(lǐng)青年科技者拓展科研疆域,打破西方高精度探測技術(shù)封鎖,用言傳身教開啟中國“深地時代”。不為物累,方能無私無畏??萍嫉臅r代更是接力的時代,亟需“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新生力量和“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高端人才賡續(xù)科技繁榮??萍脊ぷ髡弋斠愿叱膽?zhàn)略視野和平和的淡泊心境慧眼識才、知人善用,甘為新一代科研才俊的“栽樹者”“鋪路人”,為中國科研注入新生力量。(作者:甄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