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系列表述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的重大論斷。既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的體現,又凸顯了從“經濟”到“政治”的遞進關系,為不確定的當代世界賦予確定性。
【關鍵詞】歷史正確 全球化 逆全球化 全球治理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2021年10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讓我們攜起手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為實現世界永續(xù)和平發(fā)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斗!”自2020年春季至今的一年多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多次出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之中,此種“鮮明立場與態(tài)度”曾經在多個場合反復昭示和表明。這一表述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的重大論斷。
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說:“現在國際上保護主義思潮上升,但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fā)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yè)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fā)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復雜挑戰(zhàn),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并發(fā)表主旨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愿繼續(xù)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一道,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系列表述蘊含的辯證思維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系列表述蘊含“破”與“立”的辯證思維。“破”的對象,最早指的是國際關系與全球治理領域的“逆全球化”思潮(具體包括“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與“霸權主義”),以及國內經濟社會領域的“逆開放”思潮(具體表現為“關起門來封閉運行”)。就此而言,“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是反“逆全球化”和反“逆開放”,就是主張兩個“堅定不移”,即堅定不移地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的經濟全球化以期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及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國經濟“全面擴大開放”。所謂“破字當頭,立在其中”,厘清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所“破”的對象,其所“立”者也就不言而喻、呼之欲出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意味著選擇開放而不是封閉,選擇合作而不是對抗,選擇共贏而不是獨占。換言之,其意味著“一起堅守對開放發(fā)展的承諾”“一起選擇走合作發(fā)展的道路”以及“一起共筑互利共贏的未來”。經濟全球化是現代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過去500多年來,無論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還是霸權主義,都帶來對立與分裂,制造動蕩與沖突,人類社會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從殖民擴張時代列強間戰(zhàn)火頻仍,到冷戰(zhàn)時期兩大陣營劍拔弩張,再到冷戰(zhàn)結束后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旋律,人類社會清晰顯示從對立、矛盾與沖突向和平、合作與和諧演進的歷史邏輯。”
就其深層邏輯而言,“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是指:一是“與歷史真相站在一起,不被現實謊言和假象所迷惑與干擾……敢于堅持歷史之本來、歷史之本源和歷史之本質,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捍衛(wèi)歷史真相、堅守歷史真實”;二是“與歷史進步潮流站在一起,不被現實逆流和‘回頭浪’所裹挾與淹沒”;三是“與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站在一起,不被現實反常和‘回光返照’所蒙蔽與帶偏”;四是用“正確的歷史觀作支撐、來托底”。質言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需要我們秉持對待歷史的正確態(tài)度,如“充滿敬畏之情”“保有寬容之心”及“洞悉歷史之勢”;需要我們在歷史正確方向上推進史學研究,致力于去做“有方向的研究”“有靈魂的研究”“有立場的研究”以及“有分量的研究”。“選擇歷史正確”和“書寫正確歷史”密不可分,“對于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人來說,‘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就是要認真研究人類社會基本規(guī)律和發(fā)展大勢,牢牢把握時代的前進方向和發(fā)展特征,準確界定自身的歷史方位與內外使命,適時作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科學判斷和決策,善于采取既有利于自身發(fā)展也有利于共同發(fā)展、既有益于自身安全也有益于共同安全的戰(zhàn)略性舉措”。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系列表述體現了從“經濟”到“政治”的遞進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系列表述,有兩次分別出現在2020年5月及7月,講話的直接對象分別是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及“國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外資企業(yè)、港澳臺資企業(yè)、個體工商戶代表等”,前者是政協(xié)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所設的34個界別之一,后者所代表的正是中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yè)機會的主要提供者和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可以說兩次講話主要關切點仍然是我國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研判和經濟發(fā)展擘畫。此后,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主旨是紀念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總結特區(qū)建設經驗,闡發(fā)黨中央在新時代賦予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的歷史使命,前文所述的“兩個堅定不移”直接關系到“特區(qū)”之“特”,甚至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之“先”之“范”。“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復雜挑戰(zhàn),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深圳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至此,“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經濟事務。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并發(fā)表主旨講話,其對象是“來自世界上160多個國家500多個政黨和組織逾10000名代表”,而“政黨是國家政策的源頭、人民利益的代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加之主旨講話首次將“歷史正確的一邊”與“人類進步的一邊”并稱,表達的是中國共產黨繼續(xù)與“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一道”的決心與意志,“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表述的政治屬性,遂得以彰顯。
無論批判抑或建設、經濟抑或政治、國內抑或國際,“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實際上體現出“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高度統(tǒng)籌性;而其所表達的絕不僅僅是某種“鮮明立場與態(tài)度”,更是“確定方案與制度”。眾所周知,制度構成了穩(wěn)定的、有價值的以及重復發(fā)生的行為模式,從根本上說具有持續(xù)性,足以作為規(guī)則塑造、限制和轉變人類行為,具有決定政治過程參與者資格和范圍、決定政治競爭過程成功者與失敗者、影響乃至決定政治經濟社會資源分配、塑造人們的政治身份與政治認同等重要功效。一國的政治制度由該國的經濟社會基礎所決定,同時又反作用于其經濟社會基礎,乃至起到決定性作用。在一國的各種制度中,政治制度處于關鍵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在中國的哲學中,發(fā)展和管理經濟永遠是政府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政府承擔著提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應對危機、提供公共服務、平準市場等責任,民間資本提供的則更多是創(chuàng)新活力”。以“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的經濟全球化以期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及堅定不移地推動本國經濟“全面擴大開放”,可以說構成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所蘊含的某種基于制度自信、上升為普遍性和建設性歷史敘事的中國方案。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系列表述為不確定的當代世界賦予確定性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暗含著一種“十字路口”的隱喻意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此起彼伏的不確定性不穩(wěn)定性,人類帶著焦慮和迷惘,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也恰是急切呼喚全球領導力的世界。2020年,英國學者菲利普·塞吉安特(Philip Seargeant)出版專著《講政治故事的藝術》,直言“當前政治局勢可以簡單歸結為,‘后真相’和‘民粹主義’這兩種全球文化趨勢的作祟”。治理困局導致的不確定性程度之劇烈,直接造成“后真相”及“另類事實”等思潮的蔓延,進而被民粹主義政客利用,成為挑撥仇恨、塑造他者、極化政治、割裂社會及至以鄰為壑、開全球化倒車的觀念溫床?;诶硇院屯硇牡拇_定性,乃至理性和同理心本身,竟然日漸成為今日世界的稀缺資源。關于全球領導力的消長,美國學者杜如松(Rush Doshi)的新著《持久戰(zhàn):取代美國秩序的中國大戰(zhàn)略》認為:冷戰(zhàn)結束以來,美中關系的核心是地區(qū)秩序,現在則是全球秩序。而揆諸歷史,新興崛起國取代守成霸權國的關鍵靠戰(zhàn)略而非戰(zhàn)爭。在美國主導的舊式國際秩序中,霸權國在地區(qū)與全球秩序中的地位來源于三種寬泛的“掌控方式”,即脅迫能力(用來迫使其他國家服從)、利益誘惑(用來激勵其他國家)和合法性(用來正當管理其他國家),這些方式被用來規(guī)范其他國家的行為,構成全球領導力的核心要素。殊不知,中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荀子早在22個世紀前便已指出:“凡兼人者有三術: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也。”深刻影響當下中國思維與行為的文化基因,向來都是“近悅遠來”的德性政治。
盡管“進步的信念并未消失,但正受到質疑”,但我們需要牢記的是:“道德宇宙的弧線雖長,終歸于正義。”就此而言,一切人類前途命運和進步事業(yè)的關注者責無旁貸,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亦責無旁貸,理應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提供確定性,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共同指明“歷史正確”的方向,以期更好地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我們欣喜地看到并將繼續(xù)見證:由此種“歷史正確”的方向揭示的人類編年史,是有別于唯我獨尊別無他途的“歷史終結論”的歷史,是有別于“受害者視角”和“仇恨敘事”的歷史,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歷史。
(作者為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參事室國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濟寧市尼山學者)
【參考文獻】
①金民卿:《在歷史正確方向上推進近代史研究》,《歷史評論》,2021年第1期。
②徐文秀:《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學習時報》,2020年12月7日。
③于洪君:《選擇歷史正確 書寫正確歷史》,《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1年第3期。
④《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五論把經濟特區(qū)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深圳特區(qū)報》,2020年10月30日。
⑤《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共同倡議》,《人民日報》,2021年7月8日。
責編/韓拓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