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理解和推進“第二個結合”叢書》《奮力建設現代化新廣東研究叢書》新書發(fā)布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大學廣州校區(qū)南校園文科樓舉行。本次活動是中山大學百年校慶“世紀中大 山高水長”學術科研育人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山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人民日報出版社和廣東人民出版社共同主辦。來自中山大學、人民日報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的30余位專家學者和負責同志出席本次會議。
《理解和推進“第二個結合”叢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該系列叢書由中山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組織撰寫,立足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的高度契合性,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內在機理,即彼此契合、互相成就,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對于筑牢道路根基、打開創(chuàng)新空間、鞏固文化主體性方面的重大意義。
《奮力建設現代化新廣東研究叢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經濟、民生、生態(tài)等各領域的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突出廣東實際,以12個專題總結近年來廣東現代化建設的有效舉措和成功經驗,探索更好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現實路徑,有助于幫助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準確理解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推動廣東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新書發(fā)布會環(huán)節(jié),由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陳有志主持。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副處長何琬冰,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沈成飛致辭。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三編輯中心主任畢春月、 廣東人民出版社總編輯黃少剛致辭并介紹叢書策劃及編輯出版情況。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仕民、助理教授陶穎兩位作者代表分享創(chuàng)作心得。兩套叢書主編,中山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浩表示,兩套叢書緊緊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兩個結合”進行研究,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立足中華文明深厚底蘊,結合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是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體系化研究和學理化闡釋的一次有益探索。
研討會上,華南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教授陳金龍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趙中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教授謝迪斌,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陳聯俊,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張國啟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呂艷紅,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詹小美,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龍柏林,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羅嗣亮,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何旗等專家學者,圍繞兩套叢書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討論。
與會人員表示,兩套叢書立足傳統(tǒng)文化、著眼當下廣東實際,在內容上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相貫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鮮明現實意義,為持續(xù)深化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整體性、系統(tǒng)性研究的闡釋,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有力的學理支撐和學術貢獻。兩套叢書的作者既有資深學者,也有青年才俊,體現了中山大學一貫重視青年教師培養(yǎng)和優(yōu)秀成果培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南方+記者:劉艷輝